导读:这里提到的设备管理方法,处理可以应用于企业内部设备维修部门,其实也也可以借鉴用于客户设备售后维修服务。文章中提到很多信息记录和检查计划等内容,如果不借助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工作也是非常大的,而且如果仅仅是记录的话,很容易只是一推废纸,因此好的管理制度,还需要好的工具来辅导实施,才能够更好落实。信息系统就是一个不错的工具。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电子化、流程化后,可以把一部分工作交给计算机来执行,减少工作量,并且这些常规的信息记录数字化后,可以进行多维度分析,能够更好为制造企业设备管理方式改进提供参与依据。
1
制造企业要想确保设备能够在日常生产中能够稳定的正常运行,就需要重视设备管理中的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TPM设备管理体系的落实,不单是推动设备使用人员的自主管理,还需要按照精益管理要求进行制定设备的专业维保工作。
2
制造企业的设备管理部门对于设备维修保养管理,首先要做好设备点检、保养的实施工作。在设备验收合格后,使用部门应在正式投入生产运营前编制设备日常点检内容,要按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及时编制设备保养标准表,制定相应的推进计划,并组织具备相关资格的人员按计划予以实施。
在规定的各项点检、保养等项目实施后,实施部门要及时填写相关的记录,用于将来的预见性维护计划,并由所在部门的主管签名确认。设备维修部门根据巡检、点检及保养过程中发现了设备出现劣化迹象时,要对劣化的状况进行系统分析、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改善计划及予以实施。
3
制造企业的设备管理部门在进行保养工作的实施,如对生产活动等带来影响时,设备维修部门预先与设备使用部门协调,并作成“保养时间延迟”的申请报告,申请报告经由设备维修部门主管确认批准后可对实施日期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遇设备在规定的年度保养实施时间前已办理了“停用手续”的情况时,保养可暂停实施,但设备在恢复使用前,设备使用部门必须提前向设备维修部门提出申请,由设备维修部门按二级保养要求实施保养后,才可重新启用。
二级保养是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来完成。二级保养列入设备的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气部分,使设备的技术状况全面达到规定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二级保养所用时间为7天左右。
二保完成后,维修工人应详细填写检修记录,由车间设备员和操作者验收,验收单工艺车间与维修车间各存一份。二保的主要目的是使设备达到完好标准,提高和巩固设备完好率,延长大修周期。
同时,维修员工承担一定生产区域内的设备维修工作,与生产操作工人共同做好日常维护、巡回检查、定期维护、计划修理及故障排除等工作,并负责完成管区内的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等考核指标。
4
制造企业在落实设备管理过程中,应当要求设备使用部门及设备维修部门在设备日常使用、点检、保养、维修的过程中,对设备即将劣化的表现或存在某方面不良的因素等,提出预见性维修意见及计划,通过必要的预防性修理手段来维持设备的完好性能。
1、预防性修理类别
小修项目——一般进行周或月的立项,主要是针对日常巡检、保养时,发现设备的不良或潜在的隐患等问题点,对设备实施相应的修理作业。其目的在于及早排除设备的小故障、小缺陷、小隐患,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设备劣化的加深。
项修、大修项目——一般进行年度立项,设备维修部门根据设备运转实态和故障情况的分析,把握设备的劣化趋向,在每年11月确定下一年度需要进行大修或项修的生产设备清单,作成修理立项计划,并负责组织好现场施工和科学的检修。其目的在于,杜绝设备发生重大事故,消灭设备潜在的故障隐患,防止设备重复故障的再演。
2、预防性修理区分
小修项目——拆卸有关的零、部件,进行检查、调整、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主要是易损件),以恢复设备的正常功能,保证设备能运行到下一次小修理。因工作量较少,一般利用生产间歇时间并在设备所在地点进行。
项修项目——根据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对设备精度和性能的劣化项目进行针性的局部修理。项修时,一般要进行部分拆卸、检查,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必要时对基准件进行局部修理和校正坐标,从而恢复所修部分的性能和精度,其工作量视实际情况而定。
大修项目——是工作量最大的一种全面修理,它要把设备的全部或大部分部件解体,修复基准件,更换或修复全部不合用的零、部件,修理、调整设备的电气系统,修复设备的附件以及翻新外观等,从而达到全面消除修前存在的缺陷,恢复设备原有的精度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