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的维修管理是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环节,也是降低故障发生率的重要措施。企业在生产运营中为了确保稳定持续的生产,往往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以确保生产正常运行。但是随着设备数量逐渐增加,企业在设备维修方面也面临着越来越多压力,不仅要花费大量人员和时间去查找故障点并进行维修维护,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维修维护工作做好。那么企业该如何有效地利用售后管理系统来做好设备维修保养呢?
一、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意识
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进行设备维护保养意识的培训,让员工知道定期维护保养是每个设备管理者和维修人员的职责。同时还要让员工明确自己承担着相应责任,不能出现不进行维护保养而出现设备故障的情况。同时可以通过建立奖惩机制等措施来激励员工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的态度。
二、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
通过设备管理系统建立健全设备检修维护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计划、检修和故障处理的流程以及日常保养和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制定完整有效、切实可行、操作方便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明确每台设备的检修时间、人员及工作内容等。此外还要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通过科学有效的奖惩制度,能够让每个员工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设备维护保养的工作中去,从而提高企业设备性能及整体效率。
三、利用设备维修管理系统进行故障检测和维修
对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和维修时,要充分利用设备售后管理系统中的故障管理功能对故障进行诊断。如果需要进行检测工作,可以先通过“故障诊断”功能进行现场检测。当遇到不能直接判断出故障原因的情况时,可以在系统中设置一个“待修理设备”,再将这个“待维修设备”发送给对应的工作人员,让他来判断是否需要对该设备进行修理。当“待维修设备”发现不能及时修复之后就会进入故障维护状态,这时候工作人员就可以利用系统中的故障处理模块将其处理好。
四、完善设备检查记录,建立备品备件备件管理体系,规范备品备件的采购与供应渠道,提高库存利用率
企业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备品备件、配件等物品并不是按标准配备,而是存在数量多且存放不合理的情况。一旦这些物品出了问题或者丢失,会造成很大损失。如果要做好备品备件的管理,首先要对设备的每一个零部件、每个元器件进行登记造册,并定期清理和维护维修记录,确保这些备品备件和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同时利用售后管理系统可以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时跟踪设备维修和保养情况;并将每一个使用环节都记录下来,为下次更换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五、做好检修记录及设备档案管理工作
企业可以在售后管理系统中添加设备检修记录,并将其导入系统中,实现检修记录的自动生成和保存。设备检修记录不仅包括了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还包括了各项检测结果、故障分析报告、维修方案等等。通过这些维修记录,企业可以详细了解和分析设备运行状况,并且还可以从中发现设备的一些故障原因,帮助企业对设备的性能进行优化及改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